為了遏制中國的半導體芯片產業,美國可以說是不遺余力,就連演講時都產生幻覺的80歲老總統,在拿到制定好的《美芯法案》后,都開心得手舞足蹈,活力滿滿。于是,在這份洋洋灑灑堪比「星球大戰」的針對性法案的指導下,美國人開啟了一系列「騷操作」,組建美芯聯盟,封殺華為、斷供光刻機……由此,全球半導體被拜登政府折騰地七零八碎,幾近崩潰。
然而,就在去年美國人信心滿滿地制定《芯片法案》后剛過了一年多,華為就發布了震撼業內的麒麟9000S芯片,這讓美方寄予厚望的法案在一夜之間變成了一張廢紙。外界盛傳,麒麟9000S芯片采用了中國國產幾乎接近7納米制程工藝,而且最近有網友反饋,自己的華為Mate 60 Pro手機在更新最新的鴻蒙OS系統之后,系統顯示其搭載的麒麟9000S芯片,工藝制程又上一個台階為5納米,顯然,這再一次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。
不過不論是7納米還是5納米,美國方面對于這款麒麟9000S芯片只能遺憾地表示:「華為采用了美國不熟悉的工藝技術制造了這款芯片」。但盡管如此,美國人對中國先進芯片的封堵和限制并未停止,據悉,眼下拜登正心急火燎地再度修改了美芯法案,試圖阻住美國芯片企業在中國生產,并進一步加大對供華高端芯片的制裁力度。
華為回歸令《美芯法案》成為廢紙
《美芯法案》說白了,完全可以用12個字完整地概括,即「美國投資,美國研發,美國制造」,對美國國內芯片投資給予高額補貼,并搬空中國的芯片制造業。為了推行這一政策,拜登政府不惜為此編列了高達2800億美元的耗資預算,這相當于上世紀美蘇爭霸期間美國對抗蘇聯所投入的資金總和,由此不難看出,美國人對芯片領域的格外關切。
然而不得不說,美國的《芯片法案》一經推出,還是獲得了一定的成效。台積電、三星紛紛選擇赴美建廠,華為自研麒麟芯片遭到斷供,海外市場幾乎全盤丟失,對于美國人而言,像是儼然一片大好,拜登似乎完全可以憑此直接獲得下一屆總統任期的連任資格。
可是,美國人在絞盡腦汁封堵中國廠商獲取和制造先進制程芯片的能力,以華為所代表的中國企業,也同樣沒有坐以待斃。在不斷加碼新技術和新工藝的研發之后,華為在8月底,低調開售了其2023年度的新旗艦華為Mate 60系列手機,與此前的Mate50和Mate40系列不同,這款華為Mate 系列搭載了國產的麒麟9000S芯片,直接宣布了華為在高端芯片領域的回歸。
要知道,華為新機發布的前一天,在華訪問的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還自得地表示:「如果華為繼續深化其高科技研發,美國可能會加大制裁力度!」,不料華為選擇在其離開中國的前一天發布最新旗艦手機,讓雷蒙多免費為華為手機「代言」。
不過外界對于華為今年的這款麒麟9000S芯片的出處充滿了好奇,而在9月25日華為的秋季發布會上,余承東除了幾句「遙遙領先」,并未如網友所愿,透露麒麟9000S背后的代工廠和技術路線。
但不論麒麟9000S出自何方,如果其確實是國產的,那就表明中國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高端芯片產業鏈;如若其并非純國產,那麼也足矣證實,在美國三年多的制裁之下,華為依然同境外廠商保持著芯片領域的生態合作。對于美國而言,這都表明其苦心孤詣締造的《芯片法案》已經徹底破產。
美國緊急修改《芯片法案》
眼下隨著華為在芯片領域的突圍,美國的《芯片法案》早已是千瘡百孔,形同廢紙。可是拜登政府遏制中國半導體產業進步的想法,并沒有因為該法案的過時而徹底打消,為此,拜登緊急召集幕僚團隊,試圖重新修改《芯片法案》,以更加符合現今打壓華為等中國半導體廠商的需要。
但是,徹底將中國阻擋在半導體行業的大門之外已經顯然不可能了,至少,中國國產的光刻機設備都已經突破了28納米制程的桎梏,而此次華為麒麟9000S芯片如果完全確認為國產,那麼中方在半導體芯片領域的制程技術就可能已經突破到了7納米。
所以,鑒于當前高端制程芯片的附加值以及技術水準更高,美國試圖將中國國產芯片限制在28納米以上的成熟制程領域,而低于這一標準的限制制程芯片,也就是14納米、7納米乃至更先進的3納米,則將被美國嚴厲禁止對華出口。
對于美國芯片的「新規」,剛剛「代言」完華為手機的雷蒙多在美國媒體面前言辭鑿鑿地表示,以后可以繼續向中國出售芯片,只是不賣高端的。似乎,他們吃準了中國在高端芯片領域難以有所作為。可事實真就如此?
答案自然不是,前面我們說過,華為海思的麒麟9000S已經被美國證實,采用了美國并不熟悉的技術制程。可是放眼全世界,沒有用到美國技術的晶圓代工廠,顯然不是台積電或者三星,基本上只有國內廠商。所以,拜登政府為之修改的《芯片法案》,還沒有正式發布,就已經宣布過時了。
華為已經突圍,輕舟已過萬重山,拜登的馬后炮,于以華為所代表的國內芯片廠商而言無傷大雅,還是留著下象棋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