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我是家庭教育指導師果媽~
「現在的孩子,太脆弱了!一點點小事,就要死要活的!」
「才這麼點大的孩子,哪兒那麼容易抑郁?」
「這麼小就抑郁了,這以后進入社會,壓力更大,還過不過了?」
……
你敢相信嗎,在青少年抑郁率如此高的年代,依舊有很多父母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有抑郁傾向,甚至有些父母不理解、不愿意去理解。
《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(2019-2020)》顯示:在2020年,我國青少年抑郁檢出率,竟然高達24.6%,其中,重度抑郁為7.4%。
《2022國民抑郁癥藍皮書》也指出:抑郁的發病群體,已經呈現年輕化,青少年抑郁患病率為15%-20%,其中50%為在校生,其中41%曾因為抑郁而休學。
這些,是數據。
如果去兒童精神科,那麼家長便能夠看到抑郁孩子們的精神狀態。我們以為這個科室會空無一人,但實際上,卻是熙熙攘攘。
有的孩子,坐在椅子上非常安靜,不說話;
有的孩子,大喊著「救命」,想要逃離醫院,拒絕就醫;
有的孩子,被父母抱在懷里,麻木地等待著……
而就診之后,父母們的狀態,更讓人揪心。
有的父母,蹲在門口嚎啕大哭;
有的父母,拽著孩子就趕緊離開;
有的父母,俯下身緊緊抱著孩子,眼里的情緒,相當復雜……
你愿意你的孩子,走到這一步嗎?
你愿意你的孩子,成為那24.6%嗎?
孩子的抑郁,其實早就有征兆,早發現,早預防。
孩子若把3句「口頭禪」掛嘴邊,家長要小心:可能是「抑郁」傾向
第一句話:「都是我的錯、我真沒用……」
在某些時候,孩子說「都是我的錯」,那孩子可能確實是犯錯了,然后認識到自己的錯誤,并主動承認、愿意改正。
對于這種,那屬于正常情況。
但是,如果孩子在面對任何事情,動不動就說「都是我的錯」,又或者僅僅因為一點點小的錯誤,就總覺得「我很沒用」
,那麼家長就要小心了,因為,你的孩子很有可能陷入了「極度自卑」的狀態。
而一個極度自卑的孩子,是非常容易抑郁的。
阿德勒個體心理學中,自卑情結是指一個人在面對一個他無法適當對付的問題時,表示絕對無法解決這個問題,這時候就會出現自卑情結。
所以,一個人如果強烈且持續的自卑,會轉變為孩子的自卑情結,從而對自己的自我價值,產生懷疑、否定。
比如,孩子覺得自己做錯了,從而不敢嘗試任何新鮮的事物;
比如,孩子覺得自己不配,覺得別人優秀,怎麼可能看上自己;
比如,孩子覺得自己沒用,怎麼學習都學不好,就不是學習的料,自己什麼都做不好……
久而久之,孩子的自我懷疑,也將伴隨著焦慮、抑郁等負面情緒。
從某種意義上來說,自卑心理在一定程度上,也能一種能夠推進孩子進步的力量,但是極度自卑,卻是一股能夠壓垮孩子的力量!
所以,家長一定不要誤將孩子的「自卑」為「自謙」。
第二句話:「我不想上學……」
10個孩子里,或許就有8個孩子曾和父母說過:「媽媽,我不想上學……」
但是,家長有弄清楚,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,是什麼嗎?
有些孩子,只是怕辛苦,覺得在家里輕松;
有些孩子,是因為老師太兇,自己學習任務達不到老師的要求;
有些孩子,是因為害怕學校,在校園內有不愉快的事情……
家長一定不要覺得,孩子不過是隨便說說,孩子能夠說出口,那一定是有原因的,因為現在很多青少年的抑郁,或許就是因為學習的壓力、校園的霸凌、老師的責罰、家長的逼迫等所引起的。
果媽的一個朋友小徐,她的女兒一個國中已經讀了5年了,因為,前后休了3次學,目前又休學在家了。
其實在小學六年級小升初的時候,孩子就表達過自己「不想上學」的想法,但是好強的小徐,怎麼允許自己的女兒退縮?
不但不能退縮,還必須考上更好的那一個國中,進入最好的那個班。
初一下學期,老師和小徐反饋,孩子有自殘行為的時候,小徐才真正感覺到女兒的不對勁,于是立即去找了心理咨詢醫生,孩子抑郁了。
自此,便踏上了「療愈抑郁」之路。
小徐很后悔,早知道就不那麼逼孩子了!
金錢上,孩子經常要看心理醫生,這費用真的是按小時算的,很高;
精力上,小徐辭去了工作,全程看著孩子,生怕孩子做傻事兒,小徐說自己都快被抑郁了,半夜崩潰大哭成了常事。
孩子對上學的反抗程度、語氣、眼神、和家長溝通的內容等,都是家長可以判定,孩子對學校、學習厭惡程度的依據。
或許有些孩子很幸運,說了那麼多年的「我不想上學」,最后還是沒任何問題。
但是,也有孩子很不幸,在說出「我不想上學」之后,家長沒有及時重視,從而釀成悲劇的發生。
第三句話:「好沒意思啊……」
抑郁嚴重的人,為什麼那麼容易放棄自己的生命?
因為,他們覺得這個世界,已經毫無意義。
所以,在孩子常將「好沒意思」掛在嘴邊,并且對外出玩耍、同學聚會等各種事情都覺得沒意思、不愿意參加的時候,家長得警惕,孩子是否抑郁了。
小徐描述她女兒抑郁期間的狀態,家長們可以參考:
家里來親戚,孩子就躲屋里;
同學喊著一起出去玩,孩子總想著各種理由拒絕,這些理由真的很蹩腳;
以前很喜歡的畫畫,也不再喜歡了,難得拿出畫筆,畫出的畫面也都是暗黑系,讓小徐感覺很壓抑;
走在馬路上,經常出神,甚至走到一半就不愿意繼續走動了;
抗抑郁的藥一直好好吃,但是,就是很難恢復到以前的精氣神……
小徐的女兒說:「我的日子暗無天日,好沒意思啊……」
話一出,小徐各種寬慰女兒,轉身卻淚流滿面。
孩子抑郁,會覺得世界很沒意思,這時候,父母要做的,不能是再逼著孩子學習,而是去看「有意思」的世界,讓孩子重溫世界的美好,溫暖心底,真正遠離抑郁。
寫在文末
最后,還想給父母提個醒,現在青少年抑郁著實普遍,不要覺得孩子雖然會說這些話,但是孩子性格開朗,就不重視孩子的心理問題。
要知道,很多抑郁的人,其實別人看他,他是很開朗的,甚至還能治愈別人。
只是,他可能卻無法治愈自己,即便裝著很快樂,但是,他真的不快樂!
作為孩子最親近的父母,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,遠要比學習更重要!
嚴禁無授權轉載,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