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為經濟增速最快的國家,我們靠的是勤勞和智慧。勤勞體現于人口紅利帶來的發展,智慧體現在高科技領域的進步。許多西方壟斷的技術,中方經歷從無到有,從有到精的過程。
半導體行業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尤其芯片產品,涉及其他各領域的發展。西方科技巨頭一邊阻礙中方相關技術發展,還不斷唱衰中國芯片。
舍棄中國市場的背后
寧可自損八百,也要阻礙中國芯片技術發展,美國科技巨頭出手狠辣。很明顯,中國是芯片消費大國。根據公開資料顯示,我國于2018年就消耗4000億美元資金,專門用于進口芯片。
如此龐大的芯片市場,被美國隔斷,他們停止對華為等優秀中國科技公司提供芯片,相關技術,也極盡能力進行封鎖。芯片設計國防、高新技術產品、數字化等等經濟領域的發展,西方看似吃虧,實際上是想徹底把中國科技水平卡在「夢想范圍」之內,實現高端產品的壟斷。
在美國「卡脖子」之初,中國芯片能力停留在28nm進程水平,只能應用于基本經濟領域。生產光刻機的技術,中國企業沒有,先進芯片的代工能力,中國企業也沒有。西方國家認準,「中國企業做不出來芯片。」
讓中國芯片全軍覆沒?
西方科技巨頭目的明確,限制中國芯片行業發展。其手段不可謂不毒,華為公司因為沒有芯片,差點告別高端手機市場。在關鍵時刻,中國投入巨大財力,鼓勵企業發展芯片技術。厚積薄發之下,華為忍辱負重,成功打造麒麟芯片,極大縮短和美國芯片的距離。
不負眾望,華為麒麟芯片的面世,背后是一條技術過硬的產業鏈,而且全部是中國企業。根據中國制定的戰略目標,到2025年,中方要讓中國技術,占據國內市場至少70%的份額。
而此時,美國方面又急又怒,中國芯片技術的突破,無異于狠狠抽了他們一巴掌。
于是,西方科技巨頭瘋狂了。提出讓中國芯片全軍覆沒的新口號。而中國企業繼續進行自我研發,雙方的較量進入新的階段。美國計劃執行三方協議,而華為展開中東和非洲的合作,加大研發力度。芯片相關其他中國企業,也不斷取得進步。
美媒斷言彎道超車失敗
正是看到中國企業在芯片領域的活力和潛力,西方科技巨頭擔心中方實現彎道超車。此時,美國提出了三方協議,并在中國不斷突破技術封鎖的現狀下,準備盡快實施協議內容。
三方協議是美國、日本、荷蘭三國之間產生,美國掌握芯片核心技術,荷蘭生產光刻機,日本有光刻膠技術以及一些芯片設備,三國共同針對中國企業,意在全面封鎖。
美國也確實坐不住了,呼吁盡快實施協議內容。
三方協議一出,將直接影響中國芯片的生產工藝,西方認為,這份協議,會讓中國芯片回到45nm時代。而外國媒體也進行鼓吹,斷言中國芯片的彎道超車計劃失敗。
三方協議名存實亡
日前,荷蘭方面爆出消息,ASML公司將繼續對中國出售先進型號的DUV光刻機。荷蘭方面的動作是一種妥協,其次,也是考慮經濟利益。
荷蘭方面,早有專業人士斷言,打壓中國芯片技術,會讓中國的芯片產業鏈發展起來。目前的狀況符合這一猜想,不得不佩服荷蘭人的眼光。
而經濟方面,也是荷蘭從自身情況的考量。光刻機技術,是荷蘭為數不多的高端技術,這意味著占據其經濟的重要比重。尼康和佳能公司,是日本的企業,他們因為隔斷中國市場,在第二季度中,光刻機只賣掉6台,輸得體無完膚。
荷蘭一直在悶聲發大財,在中國市場取得的營收不斷提高,第二季度是第一季度的三倍,搶占的就是日本方面的份額。如果繼續加強和中國的合作,荷蘭必然賺得盆滿缽滿。何況整個行業在萎縮呢!當然,除了中國市場。
三方協議名存實亡,著也只是一個開始,國外芯片公司如果選擇擁抱中國,將會在中國市場的土壤里生存下去。
彎道超車必然實現
目前芯片市場的情況就是,芯片賣不出去,因為西方剝離了中國市場。我們雖然沒有頂級芯片技術,但是進步幅度很大。國內企業已經開始結出碩果,根據相關統計,國產芯片已經代替1570億枚進口芯片。
麒麟9000S芯片的出現,宣布華為王者歸來,也是中國芯片產業鏈的作品。種子已經發了芽,離全面開花已經不遠。
美國等西方科技巨頭已經后悔,賠了市場又輸掉了技術。
現在很多國外媒體,已經意識到自己只能鼓吹,越來越沒有底氣。
他們對中國芯片技術從不屑,到質疑,再到震驚,這和國內企業發展的步調十分吻合。競爭還會持續,西方不會放棄。而彎道超車必然實現的判斷,不僅僅是一種信心和鼓勵,而是歷史的必然性。